聯絡我們
會員專區
表單下載
關於協會
協會緣起
入會說明
協會章程
歷任理事長
志工名單
最新消息
協會訊息
活動訊息
醫療訊息
其他訊息
肌無力資訊
認識肌無力
醫療資訊
治療方式
肌無力新聞
愛心捐款
愛心捐款
捐款成果
捐款名冊
捐物名冊
病友園地
肌無力特診
病友討論區
文章分享
MG精彩人生
臨床試驗用藥
活動照片
活動報名
幫助病友
線上閱讀
影片專區
首頁
/
肌無力資訊
肌無力症患者也能勇渡日月潭
2385
肌無力症患者也能勇渡日月潭
全台第一個肌無力症中心
醫療團隊+病友俱樂部
- 打造最「有力」支援
肌無力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嚴重時連呼吸都會困難,屬於健保重大傷病之一,死亡率4%。目前全台現有四千多名患者正與它長期抗戰。
新光醫院神經內科肌無力症中心為全國唯一肌無力免疫治療中心、光動力刀治療中心
,
收治全台1/3以上病人, 80%病情取得控制...
*****************************************************************************************************************************************************************************
剛進入高中就讀的小甄(化名),對於高中生活充滿了期待。開學沒多久,卻感到一陣莫名的衰弱。「大概是太久沒運動了吧?」小甄猜想,原以為多做點運動,狀況就會改善,沒想到體力持續惡化,身體裡像是有個黑洞在吞噬她的能量,別說是運動,連上、下樓梯都很吃力,走起路來甚至都還不太穩。
沒有發燒、沒有疼痛,就是全身沒有力氣。「我到底得了什麼怪病?」內心充滿惶恐的她,在母親的陪伴下,到醫院求診,才知道自己的「怪病」,有個醫學名稱,叫作「肌無力症」……。
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
侵襲呼吸肌肉造成死亡威脅
10萬人當中、大約僅有2.1人發病!肌無力症的重要特徵就是「無力」,主要有三大症狀:
一、眼皮下垂、眼球肌肉無力造成的複視
二、講話與吞嚥的肌肉無力,會發生講話帶鼻音含混不清及吞嚥困難的症狀
三、侵犯肩部、臀部及四肢的肌肉而導致四肢無力
造成肌無力的原因是人體內的
「乙醯膽鹼受體抗體」過高
,當這個抗體與肌肉膜上的受體結合後,會引發全身骨骼肌無力,當波及橫膈及呼吸肌肉,則會發生呼吸危象、對病人產生死亡威脅。
多種治療選擇
與肌無力症長期抗戰
肌無力症雖屬罕見疾病,卻已不是無藥可治的絕症,不過,對抗病魔的過程,的確是場漫長的抗戰。
目前治療的方法,包括口服或靜脈注射免疫藥物。此外,由於在上胸腔的「胸腺」會產生對抗乙醯膽鹼受體抗體,導致肌肉無力的症狀,加上肌無力病患大約有15%~20%會伴隨有胸線異常、胸腺瘤的狀況,因此治療上也可能切除胸線以控制病情。新光醫院更引進台灣第一個光動力刀(註),能夠切除第四期的胸腺瘤。
註: 用深入組織的雷射光,殺死對光敏感的細胞,屬於非侵入式的手術。
治療肌無力症最主要方法還包括「血液分離療法」,又稱為「洗血」,把血液自體內抽出來,將自體免疫疾病抗體與血液中蛋白質分開,除去體內過高的乙醯膽鹼受體抗體,可以快速緩解病情。
新光醫院邱浩彰副院長表示,新式之血漿分離療法不需打入其他人的血漿。而是想分離出來的血漿以「過濾管」或「吸附管」再加以處理,再全部回收輸回病人體內。這項方法,而不需輸入他人的血漿。因此,不會有輸血反應的顧忌,又可以除去那些抗體。
根據邱浩彰的臨床觀察與經驗,無力症治療後有20%病人可得到緩解,80%病人的治療效果良好,也對結果感到滿意
。
誰說不能運動! 肌無力症患者也能勇渡日月潭
許多人誤解,以為肌無力病人最好不要運動,其實是錯誤的。
肌無力患者可以正常運動,不過每個人最有力氣、有精神的時間不一樣,為了保留個人的體力與能量,病友可以按照自己的身體狀況,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保持最好的功能
。病患在確定病情穩定之後,可以盡早開始運動,最好每天7~8小時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緊張與勞累有助於病情控制。
邱浩彰建議
游泳是緩解肌無力最好的復健
,而且為鼓勵病友運動,新光「肌無力症俱樂部」甚至帶領病友,6次成功挑戰泳渡日月潭,177人次參與!過程中,除了病友的信任、彼此鼓勵,前置經歷一年的特訓,將身體的協調能力調整到最佳,成功勇渡3300公尺日月潭,證明肌無力患者也跟一般人一樣能挑戰極限!
台灣唯一的「肌無力症俱樂部」
而這個全台唯一的「肌無力症俱樂部」伴隨著醫療團隊共同存在,成立達20年。每當有新的病人認為恢復狀況不如預期,心生疑惑、灰心,甚至想要放棄,或是服用類固醇會造成月亮臉、水牛肩,造成自信心低落,不想按時服藥、不信任醫師的治療,甚至跟醫師產生爭執。這個俱樂部成員就是最好的後盾!在門診主動關懷新病友,回覆現場病友的疑難雜症、分享個人經驗,讓新病友能夠儘早接受專業醫療處置,透過病友間的互助、回饋、安慰、鼓勵,產生正向的療癒力量,有助於病友體內免疫力的良性循環,進而穩定病程。
台灣肌無力症關懷協會
twmyasthenia@gmail.com
093115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