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無力的臨床診斷
一、臨床診斷
藥物試驗(edrophonium test) Edrophonium (Tensilon®)為一種乙醯膽鹼酯解酵素(acetylcholine esterase)的抑制劑。
利用靜脈注射將 10mg 的 edrophonium 打入體內,有 90%的肌無力患者可在數分鐘內得到症狀的明顯改善。
其藥效很短,少有 副作用。然而,edrophonium test 陽性反應並非只對肌無力症具特異性,亦可能出現在少數其他神經肌肉 疾病之病例。
二、吞嚥困難的診斷 吞嚥的評估有:
(一)臨床檢查包括唇、舌、及軟顎力量的測試。
(二)螢光攝影檢查 - 利用食物混合鋇劑, 讓病人吞嚥,再用 X 光螢光機觀察食物在吞嚥時的動作是否順利。
三、神經生理學檢查
(一)連續電刺激反應肌電圖(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 test of electromyography) 利用電極刺激運動神經,再記錄肌肉的反應電位振幅。在正常情況下,利用每秒三次的電刺激,其肌肉 電位振幅不會有衰退的情況(decremental response)。但是肌無力患者在連續電刺激下,其肌肉電位會有逐 漸衰退的現象。此種檢查操作簡便,唯其對肌無力症診斷特異性不高,有約 50%肌無力患者呈陰性結果, 而且其它肌肉或周圍神經疾患亦有可能出現連續電刺激反應衰退的現象。
(二)單纖維肌電圖 (single fiber electromyography,SFEMG) 47 利用細小的電極來記錄同一運動單位所支配的兩肌肉織維的電位波。當針極的位置適中時,可同時記錄 到肌肉的電位,利用儀器將此一電位波固定來觀察另一肌電波的變動情況,此現象稱為〝jitter〞,可以 MCD(mean consecutive difference)值量化之。
在正常的神經肌肉傳導時,MCD 值小於 50µs;而隨著神經 肌肉傳導阻斷的現象增加,MCD 值也會變大。此外,根據新光醫院神經科的資料顯示,MCD 值與血清 中的 AchR Ab 濃度有正相關。由於單織維肌電圖對肌無力的診斷準確率比連續電刺激反應肌電圖要高, 現在已成為神經學專家們用來衡量神經肌肉傳導的標準工具,量化結果亦可應用於治療效果之評估。
四、胸腺電腦斷層攝影 用來診斷有無胸腺增生擴大或胸腺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