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我們
會員專區
表單下載
關於協會
協會緣起
入會說明
協會章程
歷任理事長
志工名單
最新消息
協會訊息
活動訊息
醫療訊息
其他訊息
肌無力資訊
認識肌無力
醫療資訊
治療方式
肌無力新聞
愛心捐款
愛心捐款
捐款成果
捐款名冊
捐物名冊
病友園地
肌無力特診
病友討論區
文章分享
MG精彩人生
臨床試驗用藥
活動照片
活動報名
幫助病友
線上閱讀
影片專區
首頁
/
肌無力資訊
肌無力治療方式-邱浩彰醫師-聯合桃園署立醫院
5081
肌無力治療方式-邱浩彰醫師-聯合桃園署立醫院
戰勝肌無力 桃醫最給力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成立「肌無力治療中心」記者會
桃園醫院整合神經內科、腎臟科、胸腔外科、復健科、社工室,與「台灣肌無力症關懷協會」病友團體合作,成立桃竹苗地區唯一的肌無力症整合治療中心,可即時提供在地肌無力症病患與醫學中心同品質的醫療服務。
肌無力症:令人四肢無力且心累的自體免疫疾病
「早上睡飽後有精神,到下午就開始眼睛張不開、四肢無力、甚至口齒不清吞嚥困難」
「四肢無力無法呼吸,但是意識很清楚,好像鬼壓床,很恐慌,感覺自己快死掉了…」
「每天都處在無力的恐慌中,心好累…」
重症肌無力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神經肌肉疾病
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層,女性最常見發病年齡為20-30歲,男性為50-60歲。肌肉無力患者容易疲憊,常會有眼皮下垂、複視、口齒不清、吞嚥困難以及手腳無力等症狀;早上起床時情況還好,到了下午就變差,在充足休息後又會改善,狀況時好時壞,常常造成生活困擾。若病情影響到呼吸肌,便可能引發呼吸衰竭,造成重症肌無力危象,而需要插管呼吸器治療。除此之外,如有感染、懷孕、或服用某些藥物,也會加重肌無力病情。
肌無力診斷及治療:
需要多專科整合,根據病患的個別症狀,量身打造治療方案
由於肌無力症是罕見疾病,第一線臨床醫師需要有高度的警覺性,才能及時診斷,把病患轉介給專門的診治醫院。肌無力的診斷需要多種儀器及檢驗來綜合判斷。最常見的方法為肌電圖及乙烯膽鹼抗體檢驗,再以胸部電腦斷層來確認或排除胸腺瘤的可能性,但並非每家醫院都可以提供部分罕見抗體型態的檢驗服務。
肌無力症治療目前沒有特效藥,乙烯膽鹼抑制劑(俗稱大力丸)及類固醇是最常用的藥物,有時候會用上特別的免疫抑制劑藥物,醫病之間需因應病況不斷溝通來調整用藥。若病情惡化會緊急進行血液透析,清除血液中的自體免疫抗體。面對肌無力合併有胸腺瘤的病患,以手術切除胸腺及胸腺瘤惡化局部侵犯轉移則有其必要性。目前的研究顯示,廣泛性的切除胸腺增生組織,可以有效控制肌無力,有5成到8成的病患在接受胸腺切除手術後會改善肌無力,甚至痊癒。
「肌無力是一種罕見疾病,不是每家醫院每位神經內科醫師都有興趣與能力處理,大部分的醫院甚至缺少檢查設備和治療藥物,病人需要大老遠去台北就醫…」
「肌無力危象呼吸衰竭發生時,需要緊急插管呼吸器治療,並進行緊急血液透析清除血中抗體。
若找不到醫院醫師願意治療,病患得要自己想辦法轉回台北的醫學中心…」
「只有醫學中心能替肌無力患者進行微創廣泛胸腺切除手術及胸腺瘤切除手術…」
桃園醫院成立「肌無力治療中心」
雙和醫院邱浩彰教授30多年來專注於肌無力症的治療,於新光醫院成立台灣第一個專門治療肌無力症的團隊,建立起高品質高成效的肌無力照護模式,並擴展到輔大醫院、雙和醫院、彰化秀傳醫院以及高雄長庚醫院,可以說是「台灣肌無力治療之父」。
邱醫師除了交流分享醫療學術上的治療經驗外,也組成「台灣肌無力症關懷協會」病友團體,從心理及社會經濟上支持肌無力的病友共同邁向康復之路。
桃園地區的肌無力患者人數不多,但病況急迫時有就近就醫的需求。桃園醫院與新光醫院/雙和醫院肌無力中心及「台灣肌無力症關懷協會」合作,特別整合了神經內科、腎臟科、胸腔外科、復健科及社工室等資源,提供肌無力患者醫療、復健及病友支持的全方位肌無力照護服務,讓因病乏力的病友不需舟車勞累奔波就醫。
桃園醫院肌無力中心團隊
神經內科:成立專屬於肌無力病友的特別門診,專責的主治醫師統整團隊,提供一條龍式的醫療服務。桃園醫院也完備肌無力病患診斷治療所需的所有醫療設備檢驗,及所有治療所需的藥物,提供與新光醫院/雙和醫院肌無力中心相同品質的醫療服務。並定期的進行學術交流,分享治療經驗。
腎臟科:提供VIP專屬的血液透析室及特別的透析設備,病況不穩定患者也可直接在加護病房進行血液透析。
胸腔外科:可以進行微創/達文西廣泛胸腺/胸腺瘤切除手術,對於胸腺瘤肋膜轉移的病患,可以進行廣泛性肋膜轉移切除手術,合併術中熱化學治療/光動力治療,有效增進病患的存活率。
復健科:提供各種肌力訓練及輔具,訓練肌無力患者心肺功能,避免心肺衰竭及肺炎的併發症,早日促進病患恢復正常生活。
社工室:與「台灣肌無力症關懷協會」病友志工團體合作,從心裡到社會經濟全方位支持肌無力病友。
桃園醫院肌無力治療中心團隊,在地照顧桃竹苗地區鄉親,提供與醫學中心相同品質的醫療照護,與肌無力病友在一起,戰勝肌無力,桃醫最給力!
肌無力症小檔案
人體的運動神經元末端突觸,會釋出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稱為乙醯膽鹼。乙醯膽鹼與肌肉上的乙醯膽鹼接受器結合,產生足夠的電位變化能引起肌肉運動。當身體的免疫系統產生不正常的抗體攻擊乙醯膽鹼接受器,造成接受器減少,導致電位不正常,引發傳導障礙,就會造成肌肉無力。目前醫學上認定,產生不正常抗體造成肌無力的淋巴細胞源自人體胸腺。
資料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1003623603701722
台灣肌無力症關懷協會
twmyasthenia@gmail.com
093115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