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第三屆海峽兩岸肌無力病友交流會
遠在去年,通遼的唐姐就告訴了我今年的這次交流會,她是籌辦者,並在今年六月告訴了我具體的時間。我是既興奮又有一些緊張,因為一到夏天體力就尤其的弱,真不知道到時是否能如約而至。好在臨行前的幾天氣溫有所下降,體能稍有緩和。臨行前的一天,我躺在床上想著,在未來的幾天會發生一些什麼樣的情形,此行是否會有所收穫;八年前與唐姐的相識是否就是埋下的一顆種子,如今這次交流會是否就能使之發芽,結得一顆善果呢!而此時我在面對著電腦的螢幕回想著此行的前後,幾天的行程被歷歷在目的人和事填的滿滿的,雖然身體有一些疲憊,可是精神振奮有加,心暖暖的,塵封已久的一些憧憬開始萌發。
七月二十日的中午驅車四小時抵達通遼,還未下車就被相識八年第一次謀面的梅姐握住了手,吾姐我弟相稱已多年,四目相對未有絲毫的生疏。未及寒暄就有緊步跟來的其他參加此次活動的各地病友圍來,簡單的介紹,熱情的握手,隨即便幫我搬下隨車帶來的輪椅,推著我步入賓館。來至濰坊的于哥拍著我的肩說“一定要努力啊,這次活動你一定會有收穫,明年我希望看到你走著來”,隨後提及恢復相當好的病友建立著我的信心。我生性不喜歡與太多不熟悉的人在一起,然而此時卻是例外,剛剛初次謀面的病友,無需多言的交流彼此卻沒有什麼生疏感。大家很自然的寒暄著,說著自己詢問著他人,偶然間的一絲頹然無奈也不會讓你覺得寒涼,在命運的浮海裏大家都已經歷了太多的風雨,多麼沉鬱的天氣也阻擋不了揚起的心帆。
歡迎臺胞的晚宴在傍晚舉行,環境氣氛尤佳。首先是大陸官方領導與臺灣邱院長的致詞,隨後兩岸的病友向籌辦者唐婧梅女士贈送禮物,當臺灣的方會長與梅姐聯手展開書法“情意”二字的時候,我的心裏隨之悸動,此時此刻,此人此書,如此的情景相對,如此的人書合一,不能不讓人將這一刻長久的留存。席間是兩岸病友混坐的,這樣的安排真的很好,更方便了大家的交流和熟悉。席間我與鄰座的陳孟男王淑慎夫婦(叔叔阿姨)交談的比較多,談到疾病和兩岸的人文,王阿姨的話鋒頗健,感覺是位很有經歷見地的長者。我對臺胞的遣詞造句印象頗深,習慣了北方的日常口語,臺胞的語調就尤顯得莞爾輕柔了。讓我意外的是臺胞的酒量,沒想到他們也喝得高度酒的,許嘉雄會長端著58°的金門高粱酒逐桌與大家共飲,其間話語幽默,慈眉善目神采飛揚,果不辜負大家以“老頑童”的戲稱;如此的表現怎能讓人想得他也是一位資深的MG患者。接下來邱院長協同各位醫師還有方會長分別與大家和酒,並囑咐我隔日的活動有什麼問題儘管發問,不要拘束。整晚的歡迎宴酒酣意濃,回到賓館已近十點了。翌日的上午是科區第一人民醫院與臺灣新光醫院的醫學交流暨協助醫院的啟動儀式;隨即進行的是肌無力醫療講座,雖然之前已對肌無力的致病因了然,可是有很多慕名而來的新患者家屬還是很有收穫的。伴隨著口述與課件的投影,內容豐富易懂,兩個多小時的講座已經能讓初識肌無力病症的人了然不惑了。
會後的用餐時間與臺灣的病友聊起醫保制度,雖然我們這幾年在加速推進這方面的進度,但是和臺灣比較起來還有很大的差距,臺胞在這些大病的醫療上只需要支付很小的一部分費用,加之醫療技術的區域優勢,以及點對點安撫情緒的人文關懷,使得臺胞的肌無力患者普遍恢復的都比較好。大陸的病友在早些年的確走了很多彎路,為一個確診而東奔西走,確診後的醫治也差強人意。有些病友在激素的增減上出現不當,使病情出現反復或導致危象,還有的病友因為經濟問題錯過了最佳的醫治時間,甚至負擔不起費用拖延治療導致危象而亡的,這些所聞不得不讓我們對於生命的悲愴無奈而束手無策。
每一個MG患者都是一部苦難史,都有著潛藏於心的辛酸,可是當我們走過來的時候又無一不是因為來路的艱辛使得我們更加堅強,我相信每個人都曾獨自流淚過,而今當我們談起這些的時候褪去了酸澀的言詞,留下的是一個戰士般的堅毅,沉澱出的是各自對於生命的理解,我們活的並不容易,基於此我們更懂得了珍惜。一花一草何其豐美,一人一事何其豁達,天不與人哀而陰晴,人不與陰晴而哀命。真正是我的命我來活,我的生活我做主。讀到一位病友的見解,說與疾病去做朋友,去相互瞭解,去和解,不在對抗,變得平和圓融;這感覺真好!之前所聞的“活著就是一種修行”已讓我大有所悟,加上這樣的一個提法更加讓我釋然許多,於疾病之外的這些所獲怎能說這不是一份福利。
由於我是坐輪椅活動的,所以交流都僅限在身邊的人,現今在相片上看著的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很是遺憾未能都做一些交流。那個一直不怎麼說話的大眼睛帆妹妹,那個一直忙於錄影的寶伯,那個很是活躍的羅阿姨,那個忙於給大家記賬的慧姐,那個一直對自己眼睛很不滿意的星雲,那幾個朝氣蓬勃充當義工的小夥子;這樣的一群人,這樣的一次相聚,多麼的難得啊,真希望下次活動還可以參加,並且真的可以走著來。在義診後拉著根我說話的臺胞鄭姐和游姐,是那麼的謙和友善,給了我好多的建議,知道了上次聯誼會游姐也是坐過輪椅的,更加的讓我有了期待,這一個個對話的真實例案拂去了我已淡漠多年的情緒,這怎麼能讓我不激動呢!
活動期間兩岸病友一起遊玩了附近的景區。那一座座一尊尊的佛塔造像,一炷香火一點善施,一顆禮佛的心秉承安康的夙願隨喜而歸。那霧氣籠罩的翠色原野,那堆砌的如蒙古包樣的敖包,那悠遠深沉的馬頭琴,那肥美欲滴的烤全羊,大家圍著篝火一同起舞的的夜晚,一定都會在一段時間裏成為回味的片段,沒有人會空空而歸。在臺胞的答謝宴上我背誦了一首小詩,寫於激動而久不能入睡的深夜,它粗淺不登大雅,可是代表著我一份心意送給大家;它裏面包含了一些參加此次活動一些朋友的真名和筆名:
舉案齊梅風嘯雪,清萍浮雲任乾坤。
新傑豪雄多磨礪,浩氣彰顯方得時。
命中有無待時日,慎言無力氣短行。
同根同血同濟運,相約他日續佳音。
我與當晚同席的王阿姨的先生說“這是我第一次真切地從廣義的角度上理解了血濃於水的含義,陳叔叔深切的對我點了點頭,我留下了他們的電子郵箱,我會在傳統的佳節裏送去問候的。 短短的相聚分別隨行,這不是開始也不是結束,我想說這是再一次的約定,有期有盼,有情有義。我相信每一個病友的心中都有一顆種子,這顆種子在等待著萌芽。這顆種子飛越了餘光中的鄉愁,飛躍了海峽,植于每個MG病友的心中,我們約定好時間定期培護,我們期待著它枝展繁茂,那如蔭的樹葉下坐著一對兄弟,他們同根同血同宗,同在藍天下,同唱著一首歌,同創著一個未來,同赴一個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