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動心忍性與自力更生 陳日熊

身患【重症肌無力症】十多年來,歷盡各種身心兩方面的疼痛,不斷地體驗、探討、調適、篤行、檢討中,由心理調控到生理重建,終於能够得到某些程度的病情緩解、獨立獨行、自力更生,同時也期待「明天會更好」而相信明天,畢竟明天旭日依然會東昇。

  本〈101〉年3月22日,中師普三甲陳清河同學來函,讀本人拙作「我的藝術生涯與作品」而引敘孟子云「天將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恵,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能」,來鼓勵與關懷老朽,畢竟是民國41年畢業後滿六十年的老友肺腑之言,在此節錄銓釋動心忍性與勞其筋骨以增益其所能兩部分與諸位病友分享;

一、動心忍性:

在心靈活動和運用上,一為個體主觀的由內表外積極的「冒險性」,動用心意和感情以獲善悅和滿足,感情或理念上的反應是為忍性,一為羣體中的客體因素,由外向主體施壓,消極的「受容性」。

   1、動心~邱副院長浩彰最近常鼓勵我多運動和再創作,可能意指把心靈移出於外以求「放心」(休息、放輕鬆)由交感神經切換到副交感神經主控,具動態、積極的冒險性,把感情移入自然「山水」人羣社會或藝術作品中,物我(主客)一體,保持合理的心理距離,包括空間和時間若即若離的心理距離,心心相印,移情別戀(人物事),把生命注入對象之中使之凝人化,以達精神上的昇華,忘卻肉體上的疼痛(肌無力症等),可見動用心意的重要性。

   2、忍性~邱副院長浩彰常叮嚀「不要生氣、操煩、把腦袋放空、就不必服药、亦能緩解」,意指情緒管理,疏解壓力的重要性,如禪之「靜、雅、定」靜而心寧,心定而后能護自己,再者、助理陳小姐常勸「不要生氣、」否則會直送加護病房,某日恰有男病友在旁作證,因與兒子爭吵而送入加護病房煎熬一個月,出院後活躍走入志工群,有「寬大為懷的雅量」才能相安無事,「小不忍、則亂大謀」後果不堪設想,故做人做事,不任性,不使性,「有時忍聲吞氣」不與對方爭吵,以待適當時機反擊我與溝通,理解以至關懷,友善至為重要,「化干戈為玉帛」即為此意。

二、自強不息:

     「天行健、自強不息」日出而作,日沒而息的自然和的和誼「天人合一」在空間上勞其筋骨以強身時間上,不斷是超越自我至為重要。

  • 勞其筋得~生理上的自強之道不外乎飲食起居和運動的定時定量,有所自律節制,其目的在於有強健的體魄。

依據新光醫院陳玉黛護理長的論述:肌無力症病人日常活動之注意事項

「肌無力症因為神經傳導物質缺乏,造成肌無力而伴隨著疲倦與無力,肌肉力量及耐力變差,容易疲勞是患者最主要的症狀之一,但多數肌無力症病人的疲倦與無力問題外表不容易被看出來,通常只有自己才感受得到要撐開眼皮有多困難、自己梳頭、咀嚼食物、或者在自己家理行動…等等」。艱苦無人知,只有自知,包括許多家人和親人都認為是本人裝假,根本無

病,(面色紅潤、黑髮、皮膚無皺紋而發亮),眼皮開刀拉高就好,弄得眾叛親離,像隻流浪狗,相應不理,在家赴急診也得獨來獨往,我志工助我良多,倍感温心,又論及這些情况都會讓病人覺得自己與別人不同,而有一種被隔離感,這種感覺所帶給病人的痛苦遠遠超過疾病本身,這樣的現象使病人在完成工作的效率差,往往造成許多困擾和挫折,而喪失自信心,為了讓自己盡快回復正常的生活狀態,一旦病情獲得穩定控制,需要及早執行自我照顧,藉由肌肉訓練與運動,維持最佳體能,故自立自強自力更生至為重要,本人【莊敬自強】之道在於求其次,不在於據理力爭,去至親就表堂之親或師友弟子發稿遊說,雲遊四海以莊敬自我,在飲食起居上,依自然和生理時鍾,凌晨即起,去戶外太極而以內外媒体所得加以創意,編成世上獨一無二的椅上太極,後再以口腔太極(咬合咀嚼)以配合弱勢體能進食,曰間則以走路散策為主,以十五分為一節分四節,猶如上課五十分休息十分,或則在卡垃OK店献唱中輪空時間(一人的唱四分鍾),在附近人車稀少地平坦,樹木較多,在巷道走動兼顧陽光、空氣及水(飲水及排尿)藉此維持最佳體能,以達自強的目的,由此自我照顧獲得病情之穩定控制。(献唱與太極可增記憶力及心肺功能)

2、「必先苦其志、以增其所能」

人之認知作用,始於格物而致知,直觀客體形相(形相等於直覺),日久生情,温故而知新,不斷自我超越形成概再加分析、比較、系統、整理成知識而生理念,以上均為形而上的,人類本我有愛表現的本能,經意志力的推動出現行為活動於外,個人或社會經常使用同為即為習慣或習俗,文化為其總和,亦即個人或羣體貢獻其增其所能,感情和理念的意識經驗累積而成,由野蠻而至文明。

我出身清寒家庭,體弱多病,沈靜木訥,由於無情的環境洗練,迫出潛力與天賦才能,以及堅強意志力而致有不錯的成果增益不少生活知能和知識,

當滿二十歲左右,民國四十四年二月在苗栗最大的建功國小教師被貶至徧遠山頂上的父親(北河國小),上山三小時,下山二小時過勞筋骨的生活,原因是新縣長劉定國把前縣長賴順生的隨從即是我父親革職,為了斬草除根把我貶職,一年後由恩師張全雪老師指示採取「背水之陣」三年服務期滿即辭職作畫得【台陽獎】,果然因此由母校建台中學延聘為美術教師,後來高考及格進經濟部時,人們戲稱「應感謝劉定國縣長」的無情打擊,賴縣長則關懷我家到他告老,如妻子調動到台北任教,配住宿舍被拆無補償或配舍時挺身而出,主持正義,而得市府低利貨款而購屋,其温情令人懷念,(他原任台師大教授)再者本人受家人「停止服務」「各走各路」「盲人亦能乘車、嚴勵激志」而走出户外,增益行走能力,另有年青貌美女人牽手過斑馬線,還說小心,慢慢走,年青大學生向等自強號的我,「老伯伯有沒有要我服務的嗎?」白髮老太婆讓坐位于我等等,温情感人,增益對社會人心的評價能力。

結語:回憶八十年來的人生,波濤沟湧,多重波折,挫而不敗的基本理念是,人窮志不窮、善用光陰、精打細算、意先堅定、自生自律、冒險、篤行、嚴於律己、善於待人等信念,時常保持身心的平衡以及精神與物質生活並重的原則而相安無事,化險為夷,為最大的願望別無奢求,所以在動心忍性的心態下,自力更生,由中小學、大學到研究所教師,傍有物質性的十大經濟建設規劃,以及精神性的藝術園區文化建設規劃等貢獻,均能依秩自立自強發揮潛力,增益所能,豐定人生經驗真是死而無憾,畢竟完成了人類工程師(教育)及經濟文化規劃師的心願。